当前位置: 秋波媚媚文集 > 讲讲我对读书的理解

讲讲我对读书的理解

讲讲我对读书的理解

(2016-04-24 12:18:09)

鲁迅先生讲,读书有三层。

一是为了吃饭的学手艺。比如你是个靠着写APP吃饭的人,你就需要看编程的书。初中毕业直接工作,一个月2000元,本科的话,一个月8000元,你为了多赚点,就去读书了。这种读书不是读书人的读书,只是拿到了讨饭的碗。你就算是个老师,甚至是被人捧上天的带毕业班的老师或者教授导师,也谈不上是读书人。因为老师对你来说,也就是个吃饭的碗。

二是有兴趣的读书。这样的读书和吃饭无关,这算是个读书人了。但这样的为了满足兴趣的读书与别人的兴趣在看电影,旅游,嫖娼一样,也并不高尚。你越兴趣的读书,越兴趣的读了许多书,你也就是一个装满书的书架子。这和吃货们吃遍各种美食一样,到嘴到肚后就到肠子了,排出体外后,明天还要接着吃。如此读书,能得到的,只是对于兴趣来说的一阵子的满足。除了浪费时间,贡献了一些GDP之外,别的是什么都没有的。

以上两种读书的负作用是,读书非要读出个三六九等的搞精英们的朋友圈,使读书人看不起不读书的人。更进一步的是,这样的读书人喜欢侮辱人民的智商,同时还会去尝试着垄断知识。比如美联储讲了一堆经济理论,让你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后,你就被抢劫了。

三是依靠读书而有所感化,然后去探寻什么。这是真读书人,也是读书的真正的意义所在。

读了书了后,若有所感化,读书实际上就是吃药了。比如你看了古惑仔就有上街砍人的冲动,你一见日本人就会怀疑他或她是某片的主配角,你看了“大兵瑞恩.”就真把美国禽兽当圣人了。因此,读书会改变人。当然,人的体质不同,同样的药下去,人的被感化的程度是不同的。于是,一本金瓶梅,有的人当圣人书看,有的人当下流书看。有的人吹三国,吹到天上去了,你细问问他,原来他看的是电视剧。

孙悟空要学长生不老之术,师傅教给他七十二变。师傅说,你本事再大,天地间也总有能收你的办法,唯有你会变,天地才难收你,你才可能长生不老。

张良,功成身退的典范,张良的身退就是变功成为无功。变了才能活下来。韩信,一身好功夫而不知要变有本事为没本事,死得就难看了。虽说人都是要死的,但张良与韩信的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的还是我常说的那句,“呐,做人呢最重要的是没用。”

读了书了后,若有所感化,吃的药起效果了,你的本事自然就大了。然后呢,你需要不断的读书。一是为了本事的越来越大,二是为了不找死的去寻变。所以,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。只有不断的否定自己,业务能力才可能不断的提高,更重要的是,本事变大的同时,还不找死。

残忍的说,读书是条不归路。因为书中有武林秘籍,你又是那块好料的话,是能因读书而变成武林盟主的。但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自寻死路的维护盟主的位置了。你为了不找死还是要从读书中再去读出个七十二变来的。尽信书不如无书,是天下第一大解药,但你不破了万卷书,又怎么可能体会到呢?

媒体讲,中国人怎么不读书,中国人的读书量怎么的是比老外少,然后又开出一张网罗天地的书单。我希望大家别信这一套。这种书单只是一份维护社会稳定的治安条例,所以老外是越来越傻了。老外里聪明的那部分又因为知道治安条例里的漏洞(如台湾电信诈骗的老手们比电信的人都熟悉电信业务)而能无以伦比的越读书越反动。因此,读书要任性,不能被定式俘虏了。至于不读书的人,也完全应该去认同。不读书的完全可以对读书的说,圣人已死,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粕已夫!

虽是这么说,我自己却是也上了贼船了。半天不读书,就觉得浑浑噩噩。实际我也知道,这是贼船晕得我浑浑噩噩了,以至于会浑浑噩噩的觉得读书时才不会浑浑噩噩。

书是人写的,作者与书的关系就是足与迹的关系。读书既寻迹尊迹。死读书读死书,不如敬畏人民。

推荐阅读: